(上接111版)
單位:萬元
■
2、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確認方法
公司技術開發與服務釆用終驗法確認收入,按照合同或訂單約定的要求交付服務成果,并經客戶最終驗收后一次性確認收入。不同服務內容的收入確認過程具體如下:
(1)同步開發收入的確認方法
公司參與客戶新車型的同步開發,需要向客戶收取同步開發費用。在啟動項目開發之前,公司與客戶簽訂開發協議。當產品創意方案、設計方案完成并獲得客戶認可,以及樣品試制、檢測合格之后,客戶會下達開發模具指令,模具開發結束并進入 PPAP 階段,標志著同步開發工作全部完成,公司此時確認同步開發收入。
(2)技術服務收入的確認方法
A、公司會為部分非整車制造商客戶提供技術服務業務,主要提供產品及其模具設計開發、產品制造過程的技術服務支持,在產品及其模具開發設計階段,當模具開發結束并且產品樣件驗收合格時確認收入;在產品制造過程中提供的技術服務支持,當完成服務并且提交服務報告時確認收入。
B、公司為部分整車客戶提供技術服務,整車客戶通過需求訂單的方式向公司下達技術服務需求,公司根據訂單需求開展相關技術服務工作,在向客戶提交完訂單約定的交付物(例如:設計報告、測試報告、數模、有關圖紙等)后,整車客戶對技術服務結果進行驗收確認時確認收入。
(3)模具開發收入的確認方法
在同步開發結束之后,進入模具開發階段,公司會為客戶開發模具,并向客戶收取模具開發費。當模具開發結束并進入PPAP 階段,即開發的模具驗收合格,公司此時確認模具開發收入。
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的流程、時點、依據具體如下:
■
3、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在手訂單分為:乘用車電驅動系統訂單、商用車電驅動系統訂單、技術開發與服務訂單。其中,乘用車電驅動系統與商用車電驅動系統在手訂單,主機廠通常最早提前3個月下發,公司隨后組織原材料采購,生產及交付。而技術開發與服務訂單,其完成進度受到公司下游客戶的車型開發及量產上市計劃以及公司研發是否順利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技術開發與服務訂單的消化節奏與電驅動系統產品訂單的消化節奏有所不同。
2022年度公司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包括:(1)境外客戶的新車型量產在即,公司為其提供的技術開發與服務也完成了相應的開發目標,達到了確認收入的標準,從而增加了本期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2)由于部分客戶未按技術開發協議的約定履行付款履約義務,公司2022年在訴訟或仲裁中獲取了已經收到款項的所有權及尚未收到款項的收款權,但該部分客戶因經營不善,已無可供執行財產或進入破產清算,合同實質已經終止,公司將原已收到的款項確認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
4、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形成量產產品訂單情況
截至本回復出具日,公司2022年度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形成量產產品訂單的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
綜上,公司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按《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條件采用時點法確認,而技術開發與服務業務完成進度受到公司下游客戶的車型開發及量產上市計劃以及公司研發是否順利等因素的影響,造成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在年度間波動較大。因此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大幅增長具有合理性,確認的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符合公司會計政策及《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三)會計師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見
1、核查程序
我們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要求,設計和執行了相關程序,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執行的主要程序如下:
(1)了解、評價和測試與收入確認相關的內控制度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
(2)選取重要客戶檢查與客戶簽訂的銷售合同,識別與收入確認時點相關的條款,評價收入確認政策的適當性;
(3)抽樣檢查收入確認相關支持性文件,包括合同、訂單、簽收記錄、客戶系統查詢與對賬記錄、領用清單、收款單據等,驗證收入確認的真實性、準確性;
(4)獲取與主要境外客戶簽訂的框架合同、訂單、年度產品銷售收入相關的海關報關單、第三方倉庫收發存報表、銀行回單,檢查包括發貨單號、發貨日期、數量、報關單號,報關時間、第三方倉庫入庫時間、領用/確認收入時間及確認收入金額、回款情況等,核對相關信息、數據是否一致;獲取與主要境外客戶的技術開發與服務業務簽訂的合同及訂單、發票、銀行回單、驗收相關單據等資料,復核收入確認是否符合會計政策及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對主要境外客戶進行背景調查,實施了走訪;
(5)對資產負債表日前后記錄的收入交易選取樣本,核對相關支持性文件,評價收入是否被記錄于恰當的會計期間,檢查臨近期末執行的重要銷售合同是否存在異常的退貨條款,檢查期后是否存在退貨情況;
(6)將本期的主營業務收入與上期的主營業務收入、與生產數據及同行業經營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產品銷售的結構和價格變動是否異常,并分析異常變動的原因;計算本期重要產品的毛利率,與上期及同行業比較,檢查是否存在異常,各期之間是否存在重大波動;
(7)對營業收入執行截止性測試,對重要客戶本期的交易額執行函證程序,確認收入是否記錄在正確的會計期間;
(8)查看與不同客戶簽訂的合同以及交易明細,對客戶的工商信息通過天眼查進行檢索,了解不同客戶的性質和最終控制方,識別是否存在未披露的關聯方;
(9)獲取了公司2022年度技術開發與服務業務簽訂的合同及訂單、發票、銀行回單、驗收相關單據等資料,復核收入確認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10)詢問精進電動公司關鍵管理人員,了解各技術開發與服務項目的項目背景、參與人員、主要研發階段等信息,復核研發項目的真實性。
2、核查意見
經核查,我們認為:
(1)精進電動寄售模式的產品銷售收入確認方法和時點恰當,反映了精進電動具體業務實質,收入確認與合同條款一致,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2)精進電動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按《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條件采用時點法確認,而技術開發與服務業務完成進度受到精進電動下游客戶的車型開發及量產上市計劃以及精進電動研發是否順利等因素的影響,造成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在年度間波動較大。因此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大幅增長具有合理性,確認的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符合公司會計政策及《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四)保薦機構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見
1、核查程序
(1)查閱公司2017年至2022年財務報表及審計報告、2023年一季度財務報表(未經審計);
(2)了解公司與銷售和收款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
(3)獲取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明細表,了解公司主要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構成情況;獲取未按技術開發協議的約定履行付款履約義務的客戶執行裁定書,查詢公開信息了解其目前經營狀態。
2、核查意見
經核查,保薦機構認為:
(1)公司已補充披露寄售模式收入金額及占比、收入確認的依據;基于審計師的審計工作,結合持續督導過程中搜集的財務資料,以及公司的會計政策,公司的相關收入確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2)技術開發與服務業務完成進度受到公司下游客戶的車型開發及量產上市計劃以及公司研發是否順利等因素的影響,造成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波動較大,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大幅增長具有合理性。
四、關于存貨
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末存貨賬面價值50,542.85萬元,同比增加17%,其中新增項目技術開發成本8,751.39萬元。本期新增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364.51萬元,但同時轉回或轉銷4,637.41萬元。請公司:(1)補充披露新增項目技術開發成本的具體內容及期后結轉情況;(2)結合在手訂單規模及執行進展、存貨具體構成及庫齡結構等說明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合理、充分;(3)補充披露本期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或轉銷的具體情況,轉回或轉銷金額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回復:
(一)補充披露新增項目技術開發成本的具體內容及期后結轉情況
公司2022年末技術開發成本的構成如下:
單位:萬元
■
公司已在2022年年度報告“第十節、財務報告”之“七、合并財務報表項目附注/9、存貨/(1)存貨分類”中對上述內容進行補充披露。
公司技術開發與服務業務在與客戶簽訂相關協議及接受訂單后,根據客戶要求的產品參數、技術指標,組織人員進行研發,并設置重要工作節點,接受客戶的驗收。公司按照產品開發程序實施開發過程中的各項工作,并按照協議約定將樣件送交相應整車企業客戶,后者將對公司提供的樣件進行鑒定和驗審,并對可能存在的缺陷提出解決方案,公司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進行調整,待最終通過客戶的驗審環節后,確認前期技術開發與服務收入。在未滿足收入確認條件前,相關研發費用及模具費用歸集為技術開發成本。截止目前2022年末技術開發成本在報告期后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結轉的金額為311.83萬元。
綜上,公司技術開發成本為技術開發與服務業務因未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歸集的相關研發費用及模具費用,待最終通過客戶驗收后確認收入時相應結轉至主營業務成本,會計核算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二)結合在手訂單規模及執行進展、存貨具體構成及庫齡結構等說明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合理、充分
1、在手訂單規模及執行進展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在手訂單金額、2023年1季度主營業收入及2023年4月30日在手訂單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
注:2023年一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及2023年4月30日在手訂單金額數據未經審計。
公司在手訂單分為:乘用車電驅動系統訂單、商用車電驅動系統訂單、技術開發與服務訂單。其中,乘用車電驅動系統與商用車電驅動系統在手訂單,主機廠通常提前3個月下發,公司隨后組織原材料采購,生產及交付。而技術開發與服務訂單,其完成進度受到公司下游客戶的車型開發及量產上市計劃以及公司研發是否順利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技術開發與服務訂單的消化節奏與電驅動系統產品訂單的消化節奏有所不同。
公司電驅動系統產品的生產模式為按照客戶訂單組織生產。產控物流部根據客戶訂單及交付時間、產能、設備狀況、生產線負荷狀況、原材料供應狀況等綜合評審,安排生產計劃,并將生產計劃發送給生產部門。生產部門根據生產進度發布生產制造令,按照生產制造令進行領料、組裝、測試、包裝、入庫等,完成生產計劃。
公司在以銷定產的模式基礎上,結合銷售部門的訂單預測、生產交付情況以及原材料實時庫存信息,綜合制定采購計劃,原材料與具體訂單匹配關系較弱。為保證對客戶定制的產品能及時供貨,公司半成品及庫存商品會根據銷售訂單及預測訂單的情況保持在合理的安全庫存水平。
公司2022年末電驅動系統產品存貨中半成品、發出商品、庫存商品、技術開發存貨及年末在手訂單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電驅動系統產品在手訂單金額大于存貨中電驅動系統半成品、發出商品、庫存商品的合計金額;公司技術開發與服務訂單金額大于技術開發成本余額,且技術開發成本中12個項目余額7,670.87萬元,對應的預收款金額為10,786.37萬元,其余11個項目余額1,080.52萬元,為項目剛開始研發尚未到約定的收款節點,相應客戶資產負債表日經營狀況未發生異常。
2、存貨具體構成及庫齡結構
公司存貨由原材料、半成品、庫存商品、技術開發成本和發出商品構成,公司2022年末存貨具體構成如下:
單位:萬元
■
公司2021年末及2022年末原材料余額分別為23,734.48萬元、26,262.09萬元,分別占存貨賬面余額的50.51%、49.33%。原材料按種類主要分為磁鋼、漆包線、鐵芯、殼體等,主要用于電驅動系統中驅動電機總成、控制器總成以及傳動總成三大總成相關的組件生產。由于原材料會受到銷售存在的季節性、生產周期、生產流程復雜等因素影響,因此公司會儲備一定量的原材料。同時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公司以“以銷定產”的經營模式為基礎,結合銷售部門的訂單預測、生產部門的交付情況以及原材料實時庫存信息,綜合制定采購計劃。此外,還會為已銷售產品的售后和升級改造進行原材料的儲備。
公司2021年末及2022年末半成品余額分別為3,559.52萬元、3,747.23萬元,分別占存貨賬面余額的7.58%、7.04%。半成品主要為在生產電驅動系統過程中,已完成若干工序而形成的定轉子總成、殼體、端蓋等其他物料但尚未形成完整電驅動系統的產品。
公司2021年末及2022年末技術開發成本余額分別為8,727.79萬元、8,751.39萬元,分別占存貨賬面余額的18.58%、16.44%。技術開發成本情況詳見本問題回復“(一)補充披露新增項目技術開發成本的具體內容及期后結轉情況”。
公司2021年末及2022年末發出商品余額分別為3,570.34萬元、4,715.22萬元,分別占存貨賬面余額的7.60%、8.86%。發出商品主要為寄售產品。
公司2021年末及2022年末庫存商品余額分別為7,393.97萬元、9,760.62萬元,分別占存貨賬面余額的15.74%、18.33%。庫存商品包括已經生產完成的電驅動系統、控制器以及其他物料。公司庫存商品主要為由實際產生的訂單及銷售預測訂單所支持的產成品。另外電驅動系統產品質保期通常為5至8年,因此庫存商品中也包括部分驅動電機總成、控制器總成以及其他物料主要用于質保期內電驅動系統的售后服務備貨及成品的升級改造。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存貨中,半成品、庫存商品、發出商品的庫齡結構主要在1年以內,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單位:萬元,%
■
3、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合理、充分
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進行減值測試并相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存貨可變現凈值是按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可變現凈值的確認方法如下:
(1)公司在報告期末首先對存貨進行盤點和整理,結合存貨庫齡和存貨狀況具體分析,逐一識別不良存貨,對無使用價值的存貨全額計提跌價準備;
(2)對于正常的存貨,按照存貨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的原則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可變現凈值確定方法如下:A.對于庫存商品和發出商品,以其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質保金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可變現凈值;B.對于尚需要加工的半成品,匹配其最終產品對應車型,按照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再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質保金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可變現凈值;
(3)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所生產的產成品在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凈值。對于長庫齡的原材料綜合考慮產品的狀態,根據定期盤點情況對于預計無法繼續使用的原材料計提跌價準備。
2021年末及2022年末公司存貨跌價計提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
綜上,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進行減值測試并相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公司結合存貨庫齡和存貨狀況具體分析,逐一識別不良存貨,對無使用價值的存貨全額計提跌價準備;對于正常的存貨和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按照存貨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的原則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于長庫齡的原材料綜合考慮產品的狀態,根據定期盤點情況對于預計無法繼續使用的原材料計提跌價準備。公司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合理、充分,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三)補充披露本期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或轉銷的具體情況,轉回或轉銷金額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2022年度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或轉銷的情況如下表:
單位:萬元
■
本期公司半成品因本期毛利率得到改善,原估計的可變現凈值回升,相應轉回存貨跌價準備382.14萬元;發出商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因對外銷售,在結轉銷售成本時相應結轉其原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737.29萬元;本期庫存商品因對外銷售相應結轉原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863.65萬元,因報廢相應結轉原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654.33萬元。
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進行減值測試并相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存貨可變現凈值是按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具體計提方法詳見本問題回復“(二)結合在手訂單規模及執行進展、存貨具體構成及庫齡結構等說明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合理、充分”之“3、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合理、充分”所述)。資產負債表日,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存貨跌價準備在原已計提的金額內轉回;已計提存貨跌價的發出商品、庫存商品實現銷售或報廢核銷時,在結轉存貨成本的同時結轉其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公司每季度末對存貨進行減值測試并相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公司本年度毛利率持續得到改善,2021年末及前三個季度末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因毛利率較低,相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較多,導致在期后減值測試或實現銷售時轉回或轉銷金額較高,符合公司的經營情況和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政策,具有合理性。
公司已在2022年年度報告“第十節、財務報告”之“七、合并財務報表項目附注/9、存貨/(2).存貨跌價準備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準備”中對上述內容進行補充披露。
(四)會計師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見
1、核查程序
我們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要求,設計和執行了相關程序,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執行的主要程序如下:
(1)了解、評價和測試了管理層與存貨減值相關的關鍵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有效性;
(2)執行存貨監盤程序,檢查存貨的數量、狀況、庫齡等情況,以評估存貨滯銷和跌價的可能性;
(3)評價管理層在計算可變現凈值時使用的假設數據,如未來售價、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及相關銷售費用和稅費率等,判斷是否存在錯誤或管理層偏向;
(4)獲取上期及本期存貨跌價準備測試表,復核存貨跌價準備的計算準確性;
(5)檢查本期計提或轉銷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以前年度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在本期的變化情況等,判斷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充分,相關會計估計是否得到一貫運用;
(6)執行分析性程序,檢查了存貨結構波動情況,分析其與收入結構變動的匹配性,評價產成品存貨與收入、成本之間變動的匹配性;
(7)了解生產模式、生產流程,獲取生產成本及各產品成本的成本構成,分析報告期內主要成本構成項目的變動原因及合理性;
(8)獲取報告期逐月主要原材料的數量、單價、金額,分析主要原材料各月庫存量及單價有無異常波動,與上年度相比有無重大變化;;
(9)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付款憑證及期后收到的票據,核對至合同、發票等原始憑證,檢查交易發生時間及入賬時間,查看是否存在未入賬的成本費用;
(10)分析制造費用的變動原因及合理性,在抽樣的基礎上,對制造費用執行抽憑測試,檢查發票、銀行單據等原始憑證。
2、核查意見
經核查,我們認為:
(1)精進電動技術開發成本為技術開發與服務業務因未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歸集的相關研發費用及模具費用,待最終通過客戶驗收后確認收入時相應結轉至主營業務成本,會計核算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2)精進電動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進行減值測試并相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公司結合存貨庫齡和存貨狀況具體分析,逐一識別不良存貨,對無使用價值的存貨全額計提跌價準備;對于正常的存貨和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按照存貨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的原則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于長庫齡的原材料綜合考慮產品的狀態,根據定期盤點情況對于預計無法繼續使用的原材料計提跌價準備。公司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合理、充分,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3)精進電動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進行減值測試并相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存貨可變現凈值是按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資產負債表日,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存貨跌價準備在原已計提的金額內轉回;已計提存貨跌價的發出商品、庫存商品實現銷售或報廢核銷時,在結轉存貨成本的同時結轉其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精進電動每季度末對存貨進行減值測試并相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因精進電動本年度毛利率持續得到改善,因此2021年末及前三個季度末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前期因毛利率較低,相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較多,導致在期后減值測試或實現銷售時導致轉回或轉銷金額較高,符合精進電動的經營情況和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政策,具有合理性。
(五)保薦機構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見
1、核查程序
針對上述事項,保薦機構執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查閱公司2017年至2022年財務報表及審計報告、2023年一季度財務報表(未經審計);
(2)了解公司存貨相關內部控制設計及執行有效性;
(3)了解公司報告期末存貨中有訂單支持的比例;
(4)了解公司的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政策。
2、核查意見
經核查,保薦機構認為:
(1)公司已補充披露新增項目技術開發成本的具體內容及期后結轉情況;
(2)2022年度公司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合理、充分;
(3)公司已補充披露本期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或轉銷的具體情況,轉回或轉銷金額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2022年度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或轉銷真實合理。
五、關于應收賬款
年報顯示,公司單項計提壞賬準備涉及14家客戶,本期合計計提3,313.59萬元,其中大部分客戶均為涉訴、款項存在爭議且客戶財務困難。請公司補充披露:(1)與相關客戶的交易情況、涉訴或爭議原因、應收賬款賬齡,是否存在放寬信用政策以擴大銷售收入的情形;(2)相關客戶信用風險的變化情況,公司目前已采取的催收措施;(3)相關客戶是否與公司存在關聯關系,相關交易是否具有真實性及商業合理性。
回復:
(一)與相關客戶的交易情況、涉訴或爭議原因、應收賬款賬齡,是否存在放寬信用政策以擴大銷售收入的情形
公司2022年末單項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及2022年計提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
公司對上述客戶開展業務時,首先對客戶當時的經營狀況、市場地位和財務狀況及業務達成的可能性做出分析,同時對承接業務后存在潛在風險做出評估,然后經過充分的市場競爭獲取業務,采取的信用政策為滿足收入確認條件后,于30天至90天內回款,與其他客戶無重大差異。涉及訴訟的客戶主要為其未在約定的付款時間履行付款義務,經公司催收后仍未支付,公司提起訴訟;存在爭議款項主要為客戶擬從公司款項中扣除索賠款,但相關索賠原因未經公司認可,需要與客戶協商解決。
綜上,公司與上述客戶為正常交易,在業務獲取、信用政策等方面與其他客戶無重大差異,因客戶發生財務困難使信用特征發生明顯變化、公司對客戶擬扣除的索賠款存在異議,公司對相應的應收賬款單項計提壞賬準備,不存在放寬信用政策以擴大銷售收入的情形。
(二)相關客戶信用風險的變化情況,公司目前已采取的催收措施
公司2022年度單項計提壞賬準備涉及14家客戶的信用風險變化情況及公司已采取的催收措施如下:
單位:萬元
■
綜上,公司對上述應收賬款通過訴訟、申請強制執行、及時申報破產債權、持續關注客戶經營情況狀況持續關注客戶情況、與客戶協商等方式進行催收。
(三)相關客戶是否與公司存在關聯關系,相關交易是否具有真實性及商業合理性
公司與上述客戶不存在關聯關系,相關業務在建立合作時均經過了充分的市場競爭,具有真實性和商業合理性。
公司已在2022年年度報告“第六節、重要事項”之“九、重大訴訟、仲裁事項/(三)其他說明”中對上述內容進行補充披露。
(四)會計師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見
1、核查程序
我們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要求,設計和執行了相關程序,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執行的主要程序如下:
(1)了解和評價與應收賬款相關的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
(2)查 詢 裁 判 文 書 網 (http://wenshu.court.gov.cn/)、 天眼查(www.tianyancha.com)等公開網站中關于公司及其子公司訴訟、仲裁的信息,并獲取公司及其子公司關于報告期內訴訟、仲裁記錄;根據公開信息檢索及重要客戶訪談確認,精進電動報告期內主要客戶及其關聯方與公司不存在關聯關系;
(3)取得并審閱了精進電動及其子公司所有涉案尚未了結的訴訟、仲裁的相關協議;
(4)結合行業特點及信用風險特征,評價管理層確定的預期信用損失模型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及行業慣例;
(5)對于單項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復核管理層計算可收回金額的依據,包括管理層結合客戶經營情況、市場環境、歷史還款情況等對客戶信用風險作出的評估;
(6)對于按照信用風險特征組合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檢查賬齡區間、信用記錄、歷史損失情況等關鍵信息,評價組合劃分和預期信用損失率的合理性及計提充分性;
(7)對重要應收賬款與管理層討論其可收回性,并實施函證程序以及檢查期后回款情況,評價管理層計提應收賬款準備的合理性。
2、核查意見
經核查,我們認為:
(1)精進電動與上述14家客戶為正常交易,在業務獲取、信用政策等方面與其他客戶無重大差異,因客戶發生財務困難導致信用特征發生明顯變化、精進電動對客戶擬扣除的索賠款存在異議,精進電動對相應的應收賬款單項計提壞賬準備,不存在放寬信用政策以擴大銷售收入的情形。
(2)精進電動對該部分應收賬款通過訴訟、申請強制執行、及時申報破產債權、持續關注客戶經營狀況、與客戶協商等方式進行催收。
(3)精進電動與上述14家客戶不存在關聯關系,交易具有真實性和商業合理性。
(五)保薦機構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見
1、核查程序
針對上述事項,保薦機構執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查閱公司2017年至2022年財務報表及審計報告、2023年一季度財務報表(未經審計);
(2)了解和評價與應收賬款預期信用損失相關的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
(3)查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人民法院公告網等公開網站中關于公司及其子公司訴訟、仲裁的信息,并獲取公司及其子公司關于報告期內訴訟、仲裁記錄;
(4)獲取發行人報告期內的關聯方清單,通過公開查詢獲取14家客戶的工商信息,了解上述14家客戶與公司是否存在關聯關系。
2、核查意見
經核查,保薦機構認為:
(1)公司已補充披露:與相關客戶的交易情況、涉訴或爭議原因、應收賬款賬齡,是否存在放寬信用政策以擴大銷售收入的情形;相關客戶信用風險的變化情況,公司目前已采取的催收措施;相關客戶是否與公司存在關聯關系,相關交易是否具有真實性及商業合理性;
(2)2022年度公司單項計提壞賬準備所涉及的14家客戶,公司對上述客戶開展業務時采取的信用政策為滿足收入確認條件后,于30天至90天內完成回款,與其他客戶無重大差異,不存在放寬信用政策以擴大銷售收入的情形;
(3)2022年度公司單項計提壞賬準備所涉及的14家客戶,相關業務在建立合作時均經過了充分的市場競爭,具有真實性和商業合理性。
六、關于固定資產與在建工程
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末固定資產賬面價值58,410.26萬元,主要為機器設備,未計提減值準備,但公司現有兩處工廠產能利用率持續較低,同時持續建設精進北美和精進菏澤等產線。請公司:(1)補充披露乘用車電驅動系統、商用車電驅動系統產能利用率水平;(2)根據產業技術路徑變化、客戶配套車型迭代等情況,補充披露主要生產需要的固定資產使用年限、閑置狀態,說明固定資產是否存在減值跡象以及減值準備計提的充分性;(3)補充披露目前已有、在建及擬建設產線的產能規模、建設地點、項目內容、建設時間安排、擬投資金額、當前建設狀態、預計達產時間,結合相應在手訂單或意向性訂單情況、市場容量及下游主要客戶需求情況等,說明新建產能能否有效消化及具體的消化措施;(4)結合所處行業競爭情況以及在建工程期末減值測試的具體過程等,說明是否存在產能過剩風險,在建工程是否存在減值跡象。
請年審會計師說明針對在建工程的真實性、核算準確性已實施的審計程序、獲取的審計證據,結合項目資金流向說明是否存在資金占用情形,是否已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支持審計結論。
(一)補充披露乘用車電驅動系統、商用車電驅動系統產能利用率水平
公司在早期經營時,對商用車電驅動系統產線、乘用車電驅動系統產線采取了相對獨立的建設運營管理模式。但近年來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戰,具體如下:(1)突發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事件令特定區域的生產制造難以開展,若乘用車電驅動系統、商用車電驅動系統的產線仍然保持相對獨立的建設運營管理模式,生產環節易受到較大沖擊;(2)國際市場需求的增加,要求公司及時響應海外客戶的需求。
因此,公司近年來持續推動產線的柔性化生產,并對產線布局的區域也進行了優化,自2021年以來不再單獨區分乘用車電驅動系統產能和商用車電驅動系統產能。
公司2021年及2022年度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產能利用率水平如下:
■
注1:目前精進北美主要負責后端總裝,截至2022年底相關產能算在精進菏澤。
注2:公司為充分利用現有產能,持續推動產線的柔性化生產,自2021年以來不再單獨區分乘用車電驅動系統產能和商用車電驅動系統產能。
一方面,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計劃在年度內并不是均勻分布的,通常集中在四季度(10-12月),特別是商用車電驅動系統需求的季節效應更加明顯,相關情況如下所示:
■
注:數據來源為中汽協,2022年,中汽協未公開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季度銷量
■
注:數據來源為中汽協,2022年,中汽協未公開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季度銷量
另一方面,電驅動系統是基于客戶車型的定制化產品,需要根據客戶的技術要求,在公司現有的幾大產品平臺基礎上進行深度定制化的開發,以匹配配套車型。公司同一平臺的不同產品在機械結構、電氣特性、控制策略、功率輸出等領域存在一定差異,不同整車企業之間購買的產品無法直接替換使用。
因此,公司需要對產能保留一定的余量儲備,以確保獲取新客戶、新項目時的競爭力和應對集中提貨高峰期間的排產壓力。
以2019年至2021年間新能源乘用車第四季度銷量占比平均達到32.79%估算,對應的安全產能應為32.79%×4=131.16%,相應的年度產能利用率為1÷131.16%=76.25%;以2019年至2021年間新能源商用車第四季度銷量占比平均達到37.69%估算,對應的安全產能應為37.69%×4=150.77%,相應的年度產能利用率為1÷150.77%=66.33%。低于安全產能(或超過安全產能對應的產能利用率),則存在提貨高峰期延遲交貨的風險。根據行業慣例,整車企業通常都會在協議中對關鍵零部件企業的按時交付約定非常嚴格的要求。
若公司保持現有電驅動系統產能不變,考慮產能向精進菏澤搬遷帶來的階段性下降的影響,基于既往經營情況、量產項目儲備和行業平均增速的穩健估計,公司目前產能利用率和對未來產能利用率提升的估計如下:
單位:萬套
■
注1:根據既往經營情況,結合量產項目和在手訂單,以2022年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產量16.77萬套為基數;
注2:根據GGII的預測,預計至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300萬輛,考慮到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88.70萬輛,預計2022年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約為23.59%。因此,選取23.59%作為產量提升增速的穩健估計;
注3:不構成盈利預測或業績承諾。
公司已在2022年年度報告“第三節、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之“五、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四)行業經營性信息分析/汽車制造行業經營性信息分析/1.產能狀況”中對上述內容進行補充披露。
(二)根據產業技術路徑變化、客戶配套車型迭代等情況,補充披露主要生產需要的固定資產使用年限、閑置狀態,說明固定資產是否存在減值跡象以及減值準備計提的充分性
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包括三大總成:驅動電機總成、控制器總成、傳動總成。
驅動電機總成的生產工藝細分為組件生產與總裝測試兩個階段:(1)組件生產階段的關鍵步驟包括定子鐵芯和轉子鐵芯的沖壓、疊壓、焊接;定子繞線、嵌線、浸漆;殼體和前后端蓋、變速器殼體的鑄造、數控機床精密加工;軸、齒輪的鍛造和數控精密加工;轉子組裝等。(2)總裝檢測階段的關鍵步驟包括:殼體鑄造和數控機床加工、端蓋鑄造和數控機床加工、定子組裝、轉子組裝、各模塊及線束的組裝、性能測試等。
控制器總成生產的關鍵步驟包括:PCB投料、芯片焊接、結構件組裝、性能測試等。
傳動總成生產的關鍵步驟包括:軸的制造加工與熱處理、齒輪的制造加工與熱處理、變速器殼體的制造加工、零部件裝配、性能測試等。
一方面,產業技術路徑的變化對于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三大總成的基礎生產工藝并沒有顛覆性的改變,不會直接導致公司原有機器設備閑置;另一方面,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各技術路徑在特定領域各有優勢,新能源汽車市場終端需求的個性化和差異化預計仍將持續。
因此,不會因為產業技術路徑變化或客戶配套車型迭代,導致公司現有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發生減值。
根據公司固定資產會計政策,主要生產需要的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如下:
■
公司2021年及2022年度固定資產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生產需要的固定資產閑置情況如下表:
單位:萬元
■
上述資產負債表日閑置的固定資產為由子公司精進正定搬遷至精進菏澤的待安裝固定資產。后續公司將進一步優化柔性產線布局,充分利用前述資產。
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一一資產減值》對是否存在減值跡象逐一比對分析判斷如下:
■
綜上,公司主要生產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為5-39年,2022年末房屋及建筑物、機器設備、工具器具的成新率分別為95.55%、68.15%、40.68%,且公司持續推動產線的柔性化生產,不會因為項目停止發生減值。另外由于公司訂單的獲取往往需要經過客戶驗廠、初期產品開發、生產件批準、量產批準等流程,周期較長,且公司需要預留產能以應對客戶要求,故公司不斷進行固定資產投入。公司按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對固定資產進行判斷后未發現存在減值跡象。
公司已在2022年年度報告“第十節、財務報告”之“七、合并財務報表項目附注/21、固定資產/(2).暫時閑置的固定資產情況”中對上述內容進行補充披露。
(三)補充披露目前已有、在建及擬建設產線的產能規模、建設地點、項目內容、建設時間安排、擬投資金額、當前建設狀態、預計達產時間,結合相應在手訂單或意向性訂單情況、市場容量及下游主要客戶需求情況等,說明新建產能能否有效消化及具體的消化措施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經建設產線的情況如下:
■
注1:目前精進北美主要負責后端總裝,截至2022年底相關產能算在精進菏澤。
注2:公司為充分利用現有產能,持續推動產線的柔性化生產,自2021年以來不再單獨區分乘用車電驅動系統產能和商用車電驅動系統產能。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建及擬建設產線的情況如下:
■
產線1主要針對北美和歐洲市場的三合一系統,公司已經獲得北美主要整車廠之一的三合一產品量產項目定點, 產品將配套客戶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的豪華車型和其他純電動車型,覆蓋多個國際知名品牌。該產線已于2023年3月31日建成投產。
產線2為柔性產線,主要針對插電混合動力汽車電驅動系統產品,以滿足國內已定點客戶的排產交付需求,并作為生產交付旺季的產能補充。
產線3為柔性產線,主要針對國內市場的三合一系統,并可作為生產交付旺季的產能補充。
此外,根據GGII的預測,預計至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300萬輛,考慮到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88.70萬輛,預計2022年至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約為23.59%。因此,為了保持公司現有產能的市場競爭力,至少應以年復合增長率23.59%規劃當前至2025年的新增投產產能。
公司目前規劃至2025年底的新增投產產能不超過10.5萬臺,較2022年底產能的年復合增長率約為9.97%,遠低于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23.59%的年復合增長率。公司在新建產能的同時,還會通過柔性化生產,進一步提升現有產能的利用率水平。
公司已在2022年年度報告“第三節、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之“五、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四)行業經營性信息分析/汽車制造行業經營性信息分析/1.產能狀況”中對上述內容進行補充披露。
(四)結合所處行業競爭情況以及在建工程期末減值測試的具體過程等,說明是否存在產能過剩風險,在建工程是否存在減值跡象
1、公司所處行業競爭情況
公司需要對產能保留一定的余量儲備,以確保獲取新客戶、新項目時的競爭力和應對集中提貨高峰期間的排產壓力,具體論述詳見本題“(一)補充披露乘用車電驅動系統、商用車電驅動系統產能利用率水平”的相關內容。
基于下游市場容量,對公司新建產能是否存在產能過剩風險的分析,詳見本題“(三)補充披露目前已有、在建及擬建設產線的產能規模、建設地點、項目內容、建設時間安排、擬投資金額、當前建設狀態、預計達產時間,結合相應在手訂單或意向性訂單情況、市場容量及下游主要客戶需求情況等,說明新建產能能否有效消化及具體的消化措施”的相關內容。
2、公司對在建工程期末減值測試的具體過程
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一一資產減值》對2022年12月31日在建工程是否存在減值跡象逐一比對分析判斷如下:
■
3、是否存在產能過剩風險,在建工程是否存在減值跡象
綜上,根據行業發展趨勢,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23.59%,公司需要對產能保留一定的余量儲備,以確保獲取新客戶、新項目時的競爭力和應對集中提貨高峰期間的排產壓力。結合在建工程期末減值跡象判斷,2022年末,公司不存在產能過剩風險,在建工程尚不存在減值跡象。
(五)會計師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見
1、核查程序
我們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要求,設計和執行了相關程序,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執行的主要程序如下:
(1)獲取公司固定資產明細表,復核加計是否正確,并與總賬和明細賬核對是否相符;
(2)檢查公司年度固定資產增加情況。對于外購資產核對采購合同、發票、驗收等原始文件,檢查供應商是否真實、入賬時點及入賬金額是否合理;對于建設項目,結合在建工程審計程序,檢查轉固時點及時、轉固金額是否準確、驗收程序是否與公司內部控制程序一致。
(3)檢查公司減少固定資產的批準文件,檢查是否復核公司內控程序,檢查會計處理是否符合準則規定,是否存在入賬不及時、不完整、不準確等情況。
(4)檢查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折舊年限和固定資產殘值率選取的合理性,復核折舊計提是否準確;
(5)訪談了公司固定資產管理人員,了解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及使用計劃。對期末固定資產實施監盤程序,核實資產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并結合實地監盤檢查資產的用途是否真實,資產狀態是否正常。
(6)執行資產減值審計程序。獲取公司減值跡象判斷資料,結合公司固定資產使用情況及公司經營情況,從以下方面判斷固定資產是否存在減值跡象:①資產的市價當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顯高于因時間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預計的下跌;②企業經營所處的經濟、技術或者法律等環境以及資產所處的市場在當期或者將在近期發生重大變化,從而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③市場利率或者其他市場投資報酬率在當期已經提高,從而影響企業計算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折現率,導致資產可收回金額大幅度降低;④有證據表明資產已經陳舊過時或者其實體已經損壞;⑤資產已經或者將被閑置終止使用計劃提前處;⑥企業內部報告的證據表明資產的經濟績效已經低于或者將低于預期,如資產所創造的凈現金流量或者實現的營業利潤(或者虧損)遠遠低于(或者高于)預計金額等;⑦其他表明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值的跡象。
2、核查意見
經核查,我們認為:
(1)精進電動乘用車電驅動系統、商用車電驅動系統產能利用率水平符合新能源汽車行業需求狀況和企業經營情況。
(2)精進電動主要生產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為5-39年,2022年末房屋及建筑物、機器設備、工具器具的成新率分別為95.55%、68.15%、40.68%,且公司持續推動產線的柔性化生產,不會因為項目停止發生減值。另外由于精進電動訂單的獲取往往需要經過客戶驗廠、初期產品開發、生產件批準、量產批準等流程,周期較長,且精進電動需要預留產能以應對客戶要求,故精進電動不斷進行固定資產投入。精進電動按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對固定資產進行判斷后未發現存在減值跡象。
(3)截至2022年12月31日,精進電動在建及擬建設產線中:產線1主要針對北美和歐洲市場的三合一系統,精進電動已經獲得北美主要整車廠之一的三合一產品量產項目定點;產線2為柔性產線,主要針對插電混合動力汽車電驅動系統產品,以滿足國內已定點客戶的排產交付需求,并作為生產交付旺季的產能補充;產線3為柔性產線,主要針對國內市場的三合一系統,并可作為生產交付旺季的產能補充。
(4)根據行業發展趨勢,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23.59%,精進電動需要對產能保留一定的余量儲備,以確保獲取新客戶、新項目時的競爭力和應對集中提貨高峰期間的排產壓力。結合在建工程期末減值跡象判斷,2022年末,精進電動不存在產能過剩風險,在建工程尚不存在減值跡象。
3、請年審會計師說明針對在建工程的真實性、核算準確性已實施的審計程序、獲取的審計證據,結合項目資金流向說明是否存在資金占用情形,是否已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支持審計結論。
(1)我們針對在建工程的真實性、核算準確性已實施的主要審計程序、獲取的審計證據如下:
①執行內部控制測試。了解公司工程項目立項、資金預算、工程管理、結算程序、完工驗收等相關的內部控制流程并執行控制測試,獲取公司工程項目立項文件、采購合同、工程過程管理資料、工程結算資料、完工驗收資料等。
②執行現場訪談程序。訪談公司管理層以及工程管理、資產管理部門人員,了解工程管理流程并形成訪談記錄。
③執行檢查審計程序。
在建工程的增加:獲取公司在建工程的明細表,與項目立項資料、相關合同協議等進行核對;查閱公司建設項目預算及相關決策文件,檢查本年度增加的在建工程是否全部得到記錄;檢查本年度增加的在建工程的原始憑證是否完整,包括立項文件、預算總額及建設項目批準文件、工程監理報告、施工合同、采購合同、發票及付款單據等資料;
在建工程的減少:結合固定資產審計,獲取工程驗收等資料,檢查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時點是否及時、金額是否準確、會計核算是否正確。
④執行在建工程監盤審計程序。根據公司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盤點計劃,獲取公司盤點表,結合在建工程相關資料編制監盤計劃,對相關資產實施監盤,確定相關在建工程項目是否真實存在,觀察相關在建工程的實際實施進度與預算和賬載是否存在差異,在建工程是否存在停工、延期等情況,是否存在已達到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轉固的情況,是否存在在建工程無法達到預定產能或性能指標情況,檢查已轉入固定資產項目的使用狀態是否正常等。獲取并檢查企業盤點報告是否存在異常情況,編制在建工程監盤表及監盤總結。
⑤執行在建工程相關資金流向審計程序。結合公司資金管理制度,檢查在建工程資金支付審批程序是否健全,與資金有關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執行是否有效;檢查主要銀行賬戶流水,檢查是否均納入會計核算,是否存在異常資金往來;檢查在建工程相關合同內部審批程序是否規范,公開信息核查相關供應商是否真實;核對工程項目物資驗收、領用資料,并結合審計監盤核實相關交易是否真實發生。
⑥執行資產減值審計程序。獲取公司在建工程減值跡象判斷資料,結合在建工程及公司經營情況,從以下方面判斷在建工程是否存在減值跡象:①資產的市價當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顯高于因時間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預計的下跌;②企業經營所處的經濟、技術或者法律等環境以及資產所處的市場在當期或者將在近期發生重大變化,從而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③市場利率或者其他市場投資報酬率在當期已經提高,從而影響企業計算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折現率,導致資產可收回金額大幅度降低;④有證據表明資產已經陳舊過時或者其實體已經損壞;⑤資產已經或者將被閑置終止使用計劃提前處;⑥企業內部報告的證據表明資產的經濟績效已經低于或者將低于預期,如資產所創造的凈現金流量或者實現的營業利潤(或者虧損)遠遠低于(或者高于)預計金額等;⑦其他表明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值的跡象。
(2)基于執行的審計程序和獲取的審計證據,我們未發現精進電動在建工程項目資金存在資金占用情形,我們認為已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支持在建工程的真實性、核算準確性的審計結論。
(六)保薦機構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見
1、核查程序
針對上述事項,保薦機構執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查閱公司2017年至2022年財務報表及審計報告、2023年一季度財務報表(未經審計);
(2)獲取公司2022年末固定資產明細表、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表與在建工程明細表,分析固定資產減值計提的充分性與合理性;
(3)獲取公司產能和產量的統計表,分析公司產能、產量與產能利用率情況;
(4)查閱行業報告,了解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情況。
2、核查意見
經核查,保薦機構認為:
(1)公司近年來持續推動產線的柔性化生產,并對產線布局的區域也進行了優化,自2021年以來不再單獨區分乘用車電驅動系統產能和商用車電驅動系統產能;
(2)公司已補充披露主要生產需要的固定資產使用年限、閑置狀態;目前,公司固定資產不存在減值跡象,公司2022年度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充分;
(3)公司已補充披露目前已有、在建及擬建設產線的產能規模、建設地點、項目內容、建設時間安排、擬投資金額、當前建設狀態、預計達產時間;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建及擬建設產線中:產線1主要針對北美和歐洲市場的三合一系統,公司已經獲得北美主要整車廠之一的三合一產品量產項目定點;產線2為柔性產線,主要針對插電混合動力汽車電驅動系統產品,以滿足國內已定點客戶的排產交付需求,并作為生產交付旺季的產能補充;產線3為柔性產線,主要針對國內市場的三合一系統,并可作為生產交付旺季的產能補充;
(4)公司目前規劃至2025年底的新增投產產能不超過10.5萬臺,較2022年底產能的年復合增長率約為9.97%,低于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23.59%的年復合增長率。公司在新建產能的同時,還通過柔性化生產,進一步提升現有產能的利用率水平。2022年末公司不存在產能過剩風險,在建工程不存在減值跡象。
七、關于貨幣資金
年報顯示,公司期末貨幣資金余額8.97億,同比下降44.09%,但本期利息收入2,296.13萬元,較上期365.57萬元大幅上升。請公司結合貨幣資金的存放與使用情況,說明貨幣資金期末余額與利息收入變化趨勢相背離的合理性。
回復:
(一)貨幣資金的存放與使用情況
公司2021年度和2022年度貨幣資金及利息收入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
公司于2021年10月27日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獲得募集資金凈額185,449.69萬元。公司根據法律法規要求,在規定時間內與保薦機構、存放募集資金的商業銀行簽訂三方/四方監管協議,對募集資金進行管理。公司于科創板的成功上市,有效的緩解了資金壓力。2022年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較2021年末減少70,741.50萬元,主要系募集資金正常使用、支付日常經營所需的供應商貨款較多、支付賽米控案賠償款。
公司2021年度、2022年度的計息貨幣季均余額和利息收入情況如下表所示:
單位:萬元
■
注:季均余額=(季初余額+季末余額)/2
公司貨幣資金余額和利息收入變動趨勢不一致,主要系公司于2021年10月收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募集資金凈額185,473.69萬元,拉高了當年貨幣資金期末余額;而2022年度公司貨幣資金季均余額較高,公司利息收入金額相應增加具有合理性。
(二)會計師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見
1、核查程序
我們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要求,設計和執行了相關程序,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執行的主要程序如下:
(1)獲取并查閱了公司關于貨幣資金及募集資金管理的內控制度, 并進行內控測試;
(2)查閱了公司及其子公司企業信用報告,獲取本期所有(如包括本期沿用、注銷、余額為零的)銀行賬戶的清單, 檢查公司銀行賬戶的完整性。
(3)親自到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所有境內開戶行的銀行打印對賬單,并與賬面進行核查;
(4)對公司及其子公司所有的銀行賬戶上期及本期余額進行函證;對于境外銀行賬戶通過第三方電子平臺進行函證;
(5)抽樣檢查貨幣資金收款相關的銀行回單、與貨幣資金付款相關的付款審批記錄及銀行回單;
(6)按月編制財務費用明細表,與總賬、報表進行核對;
(7)將本期財務費用與上期財務費用進行對比,分析變動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8)檢查財務費用各項目內容;
(9)抽取資產負債表日前后的憑證進行截止性測試。
2、核查意見
經核查,我們認為:
精進電動貨幣資金余額和利息收入變動趨勢不一致,主要系精進電動于2021年10月收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募集資金凈額185,473.69萬元,拉高了當年貨幣資金期末余額;而2022年度公司貨幣資金季均余額較高,精進電動利息收入金額相應增加具有合理性。
(三)保薦機構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見
1、核查程序
針對上述事項,保薦機構執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查閱年審會計師對銀行的函證,檢查公司銀行賬戶的完整性;
(2)定期獲取募集資金監管賬戶的銀行對賬單,查詢交易記錄。
2、核查意見
經核查,保薦機構認為:
精進電動貨幣資金余額和利息收入變動趨勢不一致,主要系精進電動于2021年10月收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募集資金凈額185,473.69萬元,拉高了當年貨幣資金期末余額;而2022年度公司貨幣資金季均余額較高,精進電動利息收入金額相應增加具有合理性。
特此公告。
精進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23年6月5日
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